近一年來,陜西黨政“一把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聚焦“一山一水一平原”(秦嶺、黃河和關中平原),親自掛帥,深入一線調度指揮,傳導壓力、鼓舞士氣。巍巍秦嶺、滔滔黃河,一幅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圖景,正在陜西大地鋪展。
加強頂層設計健全治理體系
為進一步夯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陜西省成立了由省委書記、省長為主任的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構建“大生態、大環保”的工作格局。
在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的推動下,出臺了《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方案》,聚焦陜西“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形勢,推動環境治理體系與宏觀決策體系更加緊密結合。
2020年12月,《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出臺,厘清了省級各相關部門的具體責任,同時,將省政協、省級群團組織納入責任清單,有力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全民行動體系建設。
重磅文件接連出臺,頂層設計不斷加強,黨政“一把手”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推進也在不斷加碼。僅2020年下半年,聚焦“一山一水一平原”,省委書記劉國中、省長趙一德就先后召開省委常委會、省政府黨組會、專題會議等各類會議20余次,研究有關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大氣污染防治、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白河硫鐵礦污染治理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并多次深入西安、安康、榆林、漢中等基層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明確工作目標、提出工作要求,推動陜西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秦嶺生態環境得到優先保護
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秦嶺生態保護工作情況時強調,秦嶺違建是一個大教訓。從今往后,在陜西當干部,首先要了解這個教訓,切勿重蹈覆轍,切實做守護秦嶺生態的衛士。
為此,劉國中、趙一德先后主持召開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強調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絕非朝夕之功,決不能有“歇歇腳”“松口氣”的想法,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將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緊盯不放、常抓不懈,堅決守護好秦嶺這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去年8月11日和10月3日,趙一德和劉國中先后在西安市調研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聽取秦嶺違建別墅專項整治情況匯報,察看環境整治和生態恢復情況。今年3月,趙一德深入寧陜、洋縣等地調研秦嶺“五亂”問題整治和生態環境保護,暗訪采礦采石企業退出和礦山修復情況。
去年,陜西省出臺了秦嶺污染防治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項規劃,持續推進“亂排亂放”問題整治和自然保護地“綠盾”行動,628個問題全部完成整改。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2.23萬平方公里,占秦嶺總面積的37.8%。西安市對秦嶺北麓實施網格化監管扎實有效。太白縣、留壩縣、嵐皋縣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平利縣躋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1個縣榮獲國家命名。
監測數據表明,經過多年保護,秦嶺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污染程度逐年減輕,生物多樣性穩步恢復,珍稀野生動植物數量不斷增加,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增幅、密度、DNA調查獲取率均為全國第一。秦嶺陜西段生態環境優良等級面積在歷史上首次超過96%。
廣州敏宏環保敬展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致力于:工業油煙凈化器、油煙煙塵凈化器、工業油水分離器、餐飲油煙凈化器,廚房油水分離器,廢氣凈化設備、噴淋凈化設備、活性炭廢氣吸附設備的研發、制造、銷售,環保工程設計和施工的環保企業。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全面加強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出了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
黃河在陜西境內流長718.7公里,流域國土面積、人口、經濟總量分別占全省的65%、76%和87%左右,是陜西省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區域。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去年2月,陜西省委、省政府于同一天分別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和省政府黨組會議,研究部署陜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去年11月,劉國中深入榆林市調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加強保護治理,推動高質量發展。
去年,陜西全面開展黃河流域排污口排查整治,排查干流及一級支流3026個排污口,對發現的105個問題排污口有序推進整改。聚焦重點河流及水質不達標斷面,實施不達標斷面限期治理。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管網建設,推行“廠—網—河”一體化和專業化運維。目前,黃河流域已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138個,日處理能力達477.3萬噸,121個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已達到黃河排放標準,占總數的87.7%。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質良好,渭河入黃斷面水質提升至Ⅱ類,創20年來最好水平。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水沙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綠色版圖向北延伸400公里,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
“藍天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果
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面對2020年末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的嚴峻形勢,陜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開展“決戰14天,決勝41微克”藍天保衛戰攻堅行動,要求緊盯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和重點污染源,用和“微克”較真的精神,全力以赴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去年12月2日,劉國中到西安市、咸陽市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強調要切實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讓三秦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去年11月2日晚,趙一德專題研究冬季鐵腕治霾工作;11月6日,趙一德出席2020年-2021年全省秋冬季鐵腕治霾推進視頻會;12月21日,趙一德主持召開省政府第29次常務會議,研究督察辦法、“三線一單”分區管控意見,并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出要求;
12月24日下午,趙一德赴渭南市調研大氣污染防治情況。2018年以來,陜西省累計綜合整治“散亂污”企業2.7萬余戶,開展“回頭看”1.8萬余戶,完成散煤治理320余萬戶。全省累計拆改燃煤鍋爐5646臺,累計實施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5808臺。2020年全省鐵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加1.023億噸,累計淘汰國三及以下高排放老舊柴油車和“油改氣”車15.3萬余輛。
2020年,繼商洛市之后,安康市、延安市、榆林市首次進入全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行列,西咸新區臭氧污染精準管控經驗得到生態環境部的肯定和推廣,陜西大氣環境質量是國家實行監測新標準以來的最好年份:國考10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41.27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提升至295天,重污染天數減少至6天,完成了“十三五”國考目標任務。
扎實推進陜南硫鐵礦污染治理
由于歷史上無序開發遺留的陜南硫鐵礦污染問題發生后,陜西省委、省政府及時專題研究部署,成立了以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專項整治工作專班,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確定時間節點和階段性工作任務,有序推進污染治理工作,劉國中、趙一德先后赴安康市白河縣實地查看硫鐵礦污染防治等工作。僅一個月時間,陜西省委、省政府就召開3次會議,研究部署硫鐵礦整治工作。
省級成立3個工作組,對包括白河縣在內的漢江丹江流域涉金屬礦山企業進行全面摸排調查,并完成《白河縣硫鐵礦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報告》,組織編制《漢江丹江流域涉金屬礦產開發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規劃》。陜南三市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或工作專班,狠抓任務落實見效。
截至目前,以白河縣硫鐵礦污染治理為重點的陜南涉金屬礦產開發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白河縣硫鐵礦區污染綜合治理總體方案》通過省部聯合審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水質安全得到了全面保證,漢江丹江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質達標,出省斷面水質為Ⅱ類,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聯系電話:150 1186 6968
敏宏官網:www.shspgay.com 環保商城:www.gzmhmall.com
工業廢氣凈化:www.gzmhkj.com 油水分離器:www.jz818.cn 油煙凈化器:www.mh11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