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PM2.5、PM10分別為36微克/立方米、5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分別下降42.4%、33.1%;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5%,較2015年提升了13個百分點,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巢湖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巢湖水質由2015年的劣Ⅴ類好轉為Ⅳ類,全市15個國考水質斷面全面達標,母親河南淝河迎來治理“拐點”。“十三五”時期,是合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幅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五年。
“十三五”以來,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聚全市之力,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力推動突出環境問題解決,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呈現出協同共進的生動局面。
扛起政治責任,推進工作落到實處
“十三五”以來,合肥全市上下貫徹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雙主任制的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市委、市政府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列入重大議事日程,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研究環境污染防治攻堅和問題整改工作。市人大、市政協加大環境執法檢查、專題調研力度和頻次,其他市級領導強化包保責任,深入突出環境問題包保點和重點區域,調研督導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各地各部門認真履行“管發展、管生產、管行業必須管環保”職責,特別是在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逐步形成了部門合力,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扎實有效推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完善生態環保體制機制方面,合肥制定出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相繼打響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等7項標志性戰役,形成“1+7”作戰體系。出臺合肥市“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統籌抓好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制定合肥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辦法,構建了“職責—考核—問責”的閉環工作機制。
錨定工作目標,全面提升環境質量
“十三五”期間,合肥市采取扎實舉措,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實效。
深入開展碧水保衛戰。2020年,原劣Ⅴ類河流南淝河、派河、十五里河水質分別改善至Ⅴ類、Ⅳ類、Ⅲ類。同時,合肥市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力度,城區建設、提標污水處理廠13座,污水處理總規模達到245.5萬噸/日,較“十二五”末增加136萬噸/日。實現85個鄉鎮政府駐地,530個省級、市級美麗鄉村中心村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合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經驗已形成合肥特色,并在安徽全省推廣。借鑒“新安江模式”,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實行地表水質生態補償機制,在59個跨界斷面、國考斷面開展污染賠付金、生態補償金“雙向補償”。截至2020年11月,合肥各縣(市)區、開發區產生污染賠付金6110萬元,獲得生態補償金5910萬元,全市共計獲得省級水環境生態補償資金2950萬元,位列全省第一。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合肥市以控煤、控氣、控車、控塵、控燒等“五控”為抓手,抓好大氣污染防治。開展全市散煤集中整治行動,停運16戶散煤銷售網點,取締小煤爐1800余個。淘汰治理工業爐窯64臺。合肥全市4家火電廠、6家集中供熱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全市3座儲油庫、283家加油站、239臺油罐車全部完成油氣回收改造。1萬余家餐飲經營戶完成油煙污染專項綜合整治。登記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1.4萬條,核發環保標牌1.03萬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清零。
土壤污染源頭預防和監管不斷加強。合肥市建立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清單,開展了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隱患排查工作,并完成問題整改。制定年度疑似污染地塊名錄和開發利用負面清單,完成70個再開發利用地塊場地調查報告備案,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工作有序推進,兩個污染地塊試點項目土壤修復工程已完成。
廣州敏宏環保敬展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致力于:工業油煙凈化器、油煙煙塵凈化器、工業油水分離器、餐飲油煙凈化器,廚房油水分離器,廢氣凈化設備、噴淋凈化設備、活性炭廢氣吸附設備的研發、制造、銷售,環保工程設計和施工的環保企業。
踐行綠色發展,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產業選擇是關鍵。2016-2019年,合肥全市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平均增速分別達13.5%、13%。全市新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1%,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4.7%。同時,合肥在全省率先實施節能量交易,全市單位GDP能耗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
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合肥推進清潔生產改造,摸排更新重點項目清單,10個項目列入省《2020年工業企業自愿性清潔生產項目導向計劃》。抓緊淘汰落后產能,制定《合肥市2020年落后產能退出工作方案》,嚴格常態化執法和強制性標準實施。2020年,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兩家、綠色設計產品34款,兩家企業中標工信部年度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推進綠色發展方式。2020年以來,合肥全市共排查出“散亂污”企業391家,基本完成整改。調整城市運輸結構,全市推廣新能源汽車4.1余萬輛,累計總量突破27萬輛,約占全國總量的5.5%。調整用地結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工程。完成城鎮園林綠化近6000萬平方米,加快推進“十大公園”等重要公園及小公園游園建設。
合肥同時加大企業幫扶力度。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制定建設項目環評審批辦理規程,在審批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間一半的基礎上,再壓縮五分之一。完成排污許可“一證式”改革,全年核發排污許可證934張,排污登記11882家,限期改正106家。服務好大科學裝置、疫情防控等重點項目落地,迅速制定出臺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和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對22個大類、50個小類建設項目實行豁免審批,遴選598家企業納入執法正面清單,減少或免除現場檢查,服務企業3558家次,積極推動疫情后經濟“綠色復蘇”。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聯系電話:150 1186 6968
敏宏官網:www.shspgay.com 環保商城:www.gzmhmall.com
工業廢氣凈化:www.gzmhkj.com 油水分離器:www.jz818.cn 油煙凈化器:www.mh118.cn